【Kaiyun·開云,新聞】近日,Kaiyun·開云,了解到,瑞士洛桑聯(lián)邦理工學院基礎科學學院研究人員的工作取得重大成果——該團隊建造了第一個大型可配置的超導電路光學機械晶格,實現(xiàn)了光機械應變石墨烯晶格,并使用新的測量技術研究了非平凡的拓撲邊緣狀態(tài)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項研究登上了近期的《自然》雜志。
超導電路光機械石墨烯晶格
據(jù)悉,前沿理論研究曾預測,研究光學機械晶格很可能會帶來大量物理學和動力學方面的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現(xiàn),比如量子集體動力學和拓撲現(xiàn)象。不過,一直以來,要在高度可控的條件下造出這種實驗性設備,構建可承載多耦合光學和機械自由度的光學機械晶格充滿挑戰(zhàn)性。
上述團隊開發(fā)了一種用于超導電路光學機械系統(tǒng)的新型納米制造技術,其具有高再現(xiàn)性和對單個設備參數(shù)的極其嚴格的公差。如此一來,不同的位置可以被設計成幾乎完全相同,就像在自然晶格中一樣。
石墨烯晶格具有非平凡的拓撲特性和局部邊緣狀態(tài)。研究人員在“光機械石墨烯薄片”中觀察到了這種狀態(tài),該薄片由24個位點組成。最終測量結果與理論預測非常吻合,表明他們的新設備是研究一維和二維晶格拓撲物理的可靠實驗平臺。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-Kaiyun·開云